手机监听卡骗财没商量 用户多因好奇入连环套

来源:挑卡网 | 2021/05/27 15:20 | (分类:网站新闻)

手机监听卡诈骗横行。近日,北京市海淀警方通报,一个在网络上发帖子,谎称能够制作手机监听卡,监听他人通话内容的犯罪团伙被海淀警方一举打掉。这是北京警方今年首次打掉假冒能制作手机监听卡的诈骗团伙。

类似的手机监听卡骗局并不罕见,通话监听、短信息监控、定位追踪等“强大功能”引起了许多民众的好奇心,也骗走了他们的的钱财。根据360发布的《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安全报告》统计,“手机监听卡”欺诈已被列入购物类钓鱼网站的六种欺诈方式之一。警方提示,当前根本不存在手机监听卡,那些打着高科技的幌子、号称能为你监听他人通话、定位他人行踪的人目的就只有一个:骗光你的钱。

手机监听卡实为交费无底洞

想知道你的妻子、老公会骗你吗?想知道你的老板正在与谁谈话吗?想知道你的商业对手在干什么吗?想知道你的孩子在什么位置吗?手机监听卡帮你忙。”最近这段时间,这样的手机监听卡、手机定位卡广告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甚至蔓延到手机短信上。“有一种手机监听卡,装在手机上,输入监听对象的号码,5-8分钟内即可破译出对方的密码和PIN码。对方通话时,不论距离你多远,你都能清晰的听到内容,还能录音,GPS功能为你定位对方的行踪。”类似这样鼓动人的宣传吸引了不少好奇者的关注,江苏江阴市某小区的王先生就收到了这样的短信,由于夫妻正在闹离婚,为了监听妻子的通话和行踪,他购买了一张手机监听卡。王先生按对方要求通过电话转账方式相继交了卡费、网络维护费、保证金等共计56788元。但王先生不久就发现被骗了,钱打了水漂。

石家庄的李先生也收到了类似的关于出售多功能智能卡(即手机监听卡)的短信息。真有这样神奇的卡吗?李先生有了买一张玩一玩的念头。根据销售方的要求,李先生需先支付100元的“定金”。收到卡后,再支付余下的400元货款,然后,该公司便会向其提供手机卡的使用密码。但交完费后,要使用这些功能,还需要输入一个密码。而对方在电话中称,要获取这个密码需再交纳2800元的网络服务费。2800元的高额网络服务费让李先生恍然大悟,肯定是上当了。

四川内江、山东滨州等地不少市民反映,陆续收到出售“手机监听卡”的相关短信,有许多人禁不止好奇和诱惑,上当受骗了。同时也让一部分人担忧,自己的手机通话内容会不会已被别人监听?

监听通话纯属子虚乌有

据金山网络新闻中心的资料显示,金山网络安全中心对互联网上所有手机监控卡和手机监听软件网站进行检测,发现大量网站是欺诈网站,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手机监听卡。有人之所以轻易上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不少手机和软件确实具备了相关定位的功能。但专家称:“个人通过手机,在只知道对方手机号的前提下,卫星跟踪定位、拦截短信、监听他人电话,从通信技术的角度来讲,可能性非常小。因此,所谓手机监听卡可以监听通话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

其实,只要认真观察,手机监听卡骗局很容易被揭穿。电脑安全专家表示,“手机监听卡”网站通常会设置商品功能介绍、成功案例、产品展示等多个栏目。但所有网站的“成功案例”几乎如出一辙,有些网站还滚动播放“最新订单”,造成“热卖”假象。

总结各地出现的手机监听卡骗局,被侵害对象主要集中在三类人,一是一些婚姻、家庭有波折的男女双方;二是社会上一些出于猎奇、社会阅历浅的青年人群;三是不排除一些社会上异想天开的中老年人无所事事消遣以及想用此进行不法活动的好逸恶劳的闲散人员。骗局实施者瞄准大多数人拥有私心目的的心理及少数人做一些不为人知等心理,在手机上群发神乎其神的“手机监听卡”信息引诱受害人“上钩”。360安全专家说,受骗网民购买此类“手机监听卡”后,需支付数百元进一步购买密码,才能进入使用界面;此后,该卡会提示“网络未开通,请申请网络服务”,还需要继续向骗子交钱,直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提高警惕莫轻信骗局

据法律专家分析,手机监听卡的问题之所以出现,从需求方看,主要是人和人之间缺乏信任造成的,从供给方来看,是见利忘义,不惜以身试法。而受害人也明知自己使用这种产品,是基于怀疑亲人或者打探他人隐私,难以说出口,所以等到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也不愿声张。正是基于此,让这些骗子更加嚣张,大肆拓展业务,这样的现象就越来越多了。

既然手机监听卡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人和人之间缺乏信任造成的,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尤其是亲人之间关系的改善,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面对手机监听卡骗局多发的情况,警方也提醒市民,不要买法律不允许买的东西。从法律层面上讲,手机监听卡存在两方面的违法。第一,卖售人非法向买方索要被监听人的电话号码,这本身就已经违法;第二,如果买卡人用“手机监听卡”对别人的通话进行监听,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也属于违法。并且手机监听卡属于专用间谍器材的范畴,任何个人和组织均不得非法持有,也不能私自买卖,私自买卖的行为无效,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此外,民众要提高防范意识,平时应该多了解一些诈骗伎俩,不要听信对方要求一次又一次地交费。

单纯的个人防范并不能完全杜绝此类骗局,还需要相关部门结合警情宣传防范,尤其对那些或婚姻受挫、家庭纠纷或社会阅历浅的各年龄层次的人群进行友情提示。对于诈骗者,联合打击是很重要的一环。网监、通信等部门应多方协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公安部门应密切关注此类犯罪,一旦发现相关线索,要一查到底

阅读(1178) | 评论(0) | 相关标签: 手机监听卡 手机 手机号码

更多客户咨询